地推江湖门派多,谁来最终效果买单
行业新闻 2017-06-06 15:57:22
对某件产品的了解,也许来自广告,也许从别人口中得知,但你可能不知道,一款畅销产品的诞生其实离不开一个特殊群体。那就是穿梭于街角路口的“地推党”,表面上,他们是蚂蚁雄兵,其实他们撑起了互联网的半壁江山。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地推江湖的那些事儿,一起来看看吧!
一、“小蜜蜂”与“大马蜂”
所谓“小蜜蜂”,其实就是地推的最初级业态,主要以退休大妈和兼职大学生组成,通常出现于门店开业、楼盘促销活动中,商家按人头支付费用。
如果一旦失去科学体系支撑或者模型失效,“小蜜蜂”则完全有可能走向另一种方向—“大马蜂”,简单说就是“武斗”。近年来,滴滴与快的,美团与饿了么,都曾在地推过程中发生过暴力冲突,媒体均有报道。
二、“补贴派”与“场景流”
补贴派的作用往往发生在“小蜜蜂”无能为力的时候,不出点血看来是不行了。北京的午后,有着“扫码一条街”之称的望京街一带吆喝声此起彼伏:“扫码注册即送50元代金券”、“一元下单送午餐”等等。
另外,近年来流行的城市夜跑、微商会销、企业试吃等活动都是属于类似的“场景化”地推,无不都是提升了用户体验,效果自然事半功倍。
三、“演艺派”
“演艺派”的模式,关键就是乘数效应。首先,活动要有“料”,现场效果喜人;接着,事先安排好的公关公司工作人员会假扮“路人”拍照起哄,造势剑走偏锋,往往会收到奇效。
但凡事都有两面性,“演艺派”并非适合所有的商家。因为表演稍有不慎,超出了大众心理承受范围,就会变成恶意炒作,对品牌带来负面效应,比如,前段时间的“比基尼女郎地推“事件,就是一个失败例子。
“地推吧”认为,地推这种玩法并不是谁都能照搬。毕竟不是谁都能够成为“土豪”,因此,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,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特点的玩法,才是地推的王道。